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槁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ǎo
解釋:
  1. 乾癟或枯瘦的。
    【例】枯槁、槁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ǎo
解釋:
[形]
乾癟枯瘦的。如:「枯槁」、「槁木死灰」。《墨子.耕柱》:「舍今之人而譽先王,是譽槁骨也」。
[名]
枯木。《商君書.弱民》:「秦師至鄢郢,舉若振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乾枯。《說文解字.木部》:「槀(槁),木枯也。」《孟子.梁惠王上》:「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呂氏春秋.孟春紀.孟春》:「孟春行夏令,則風雨不時,草木早槁,國乃有恐。」

2.枯木。《荀子.王霸》:「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國亡。」《商君書.弱民》:「秦師至,鄢郢舉,若振槁。」《晉書.卷三六.列傳.衞瓘》:「或凌邃惴慄,若據槁臨危。」

3.乾癟、枯瘦。《莊子.列禦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身上掮著行李,花白鬍鬚,憔悴枯槁。」

4.死。漢.劉向《說苑.立節》:「吾若是而生,何面目而見天下之士,遂立槁於彭山之上。」

注音: ㄍ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