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桃符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táo f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fú
解釋:
  1. 古代相傳有神荼、鬱壘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時於門旁設兩塊桃木板,上面書寫二神之名或畫上其圖像,用以驅鬼避邪,稱為「桃符」。
  2. 春聯的別稱。
    【例】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桃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fú
解釋:
1.古代相傳有神荼、鬱壘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時於門旁設兩塊桃木板,上面書寫二神之名或畫上其圖像,用以驅鬼避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帖畫雞戶上,懸葦索於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2.春聯。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春聯者,即桃符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桃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