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齒緣刺獵椿 - 教育百科
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Sclomina erinacea Stål, 1861 齒緣刺獵椿象,俗稱刺椿,本種屬於中小型椿象,成蟲體長約12.9-16.0mm,寬約3.9-4.4mm。成蟲體色黃褐色,具黑褐色斑紋,背部具棘狀突起。觸角細長並具長短不同的棘起,頸部細長,前胸突起呈瘤狀,頭、前胸背板和足具許多棘刺,前胸背板前角呈刺狀向前突出、前半部另具六個刺突、後半部具四個較長刺突,腹部兩側邊緣向外呈鋸齒狀突出,腹部各節交接處具白色斑紋。翅革片基部及革片翅脈為暗黃褐色、內角處翅脈黃白色,翅膜片淡褐色略透明、翅脈暗褐色。足細長,腿節與脛節具白斑。若蟲體色綠色,觸角具紅褐色斑紋,全身布滿棘刺。成蟲與若蟲皆為刺吸式捕食性,常在咬人貓及蠍子草的葉片上,等待小昆蟲靠近後加以捕食,以雙翅目、鱗翅目及鞘翅目的成蟲和幼蟲為食。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成蟲於枯枝落葉及石縫、洞穴中過冬,雌蟲產卵於葉片或樹木枝條上。本種主要分布範圍包括:台灣、中國等地區。在台灣台北、南投、嘉義、高雄、宜蘭等地均有採到之記錄。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齒緣刺獵椿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半翅目
中文科名: 刺椿象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Sclomina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Hemiptera
拉丁科名: Reduviidae
拉丁種小名: erinace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Reduvi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