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歃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
解釋:
  1. 用嘴吸飲。
    【例】歃血為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
解釋:
參見「歃血」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飲血。古代盟誓時,飲用牲血或塗於口旁,以表示守信不悔。《說文解字.欠部》:「歃,歠也。」《字彙.欠部》:「歃,盟者以血塗口旁曰歃血。」《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齊恃強欺弱,奪我汶陽之田,今日請還,吾君乃就歃耳!」

注音: ㄕ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歃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