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鮑氏甕鰩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鮑氏甕鰩
英文名: Okamejei boesemani
描述:
體盤呈菱形,體盤長為全長55.7-62.7%,吻堅硬且尖,背部頭長為兩眼眶距之4.81-5.39倍,背部頭長為眼眶到吻之長度的67.7-71.7%;兩眼眶距離與眼眶長度相當。尾部粗壯,其長度大於或小於尾前體長,尾部向後延伸後漸漸變細。尾前體長為全長之21.1-24.1%,尾長為43.6-48.8%。兩背鰭大小相當,兩背鰭之間距離大於第一背鰭基部長的一半,且通常少於基部長度。嘴稍呈拱形,公魚上排牙齒約32-53列,齒尖銳;雌魚牙較平坦,約39-52列。體盤背面具有許多刺,項棘0-4根,最多1-3根,眼眶周圍的刺約3-13根,通常6-9根;兩背鰭間的刺2-6根。雌雄幼魚尾部僅一列刺,成熟雌魚有5列,雄魚為3列;雄魚鼻翼及臉頰周圍刺發達。背部體色呈黑褐色,吻部呈半透明;背上散佈不均勻之黑色斑點,斑點聚集如花環般的花紋,花紋有時會在體盤左右對稱分布。體盤腹部通常呈灰白色,浸漬標本後呈顏色較暗。(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分布:
分布於日本中部和南部、朝鮮西南部、中國黃海和東海沿海。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