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瀅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5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y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ng
解釋:
[形]
水清澈的樣子。唐.韓愈〈曲江荷花行〉:「玉山前卻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汀瀅」

⑴ 水清澈貌。《字彙.水部》:「瀅,汀瀅,水澄。」《彙音寶鑑.經下平聲》:「瀅,水澄也。」唐.韓愈〈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並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詩:「玉山前卻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盃。」

⑵ 小水貌。亦作「濎濴」、「濎濙」。《集韻.去聲.徑韻》:「瀅,汫瀅,小水皃(貌)。」《抱樸子.內篇.極言》:「不測之淵,起於汀瀅。」

2. 「瀅濙」:水流迴旋貌。《字彙.水部》:「濙,瀅濙,水回旋貌。」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洪河左瀅濙。」

注音: 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瀅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