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草滅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T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除草劑。2-Chloro-4,6-bis-(ethylamino)-s-triazine。C17H12ClN5。1955年Gysin氏發現殺草作用,1956年瑞士Ciba-Geigy公司出品,白色結晶固體,mp(熔點)225-227℃,溶解度氯仿900ppm,甲醇400ppm,石油醚3ppm,鹼性及稀酸中安定,受紫外線分解,無侵蝕性。毒性極微,急性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白鼠、小白鼠>5,000mg/kg,以100ppm飼白鼠二年無影響,魚毒亦低LD50約100ppm(1小時)。本劑為非賀爾蒙型選擇性除草劑,廣用於旱田雜草,與CMU作用相近似,更難溶於水,土壤中無滲透移行性,故對深根雜草無效,因此在發芽前的土壤處理效果好,生育的雜草殺除效果小,具持久性,無速效性,莖葉處理無效;土壤處理,對發芽後一年生雜草有效,施用7-10日發揮殺草效力。本劑自根吸收,而發生移行性作用,效果慢,效力長達40-50日,殺草作用為阻礙澱粉的合成,多雨時期應避免使用。除菸草外,適用於玉米、蕃茄、蘆筍、甘蔗園等處之雜草。本劑在土壤中可為微生物分解,移動性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草滅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