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散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xíng s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sàn
解釋:
1.魏晉南北朝人好服五石散,服後須行走以宣泄藥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覬亦即曉其旨,嘗因行散,率爾去下舍,便不復還。」也作「行藥」。
2.散步。清.陳維崧〈雨淋鈴.斜陽城闕〉詞:「斜陽城闕,晚秋行散,偶爾游歇。」
3.施藥治病。《水滸傳》第一一四回:「安子青囊藝最精,山東行散有聲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