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璵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璵璠」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璵璠」:

⑴ 美玉、寶玉。大徐本《說文解字.玉部.新附》:「璵,璵璠也。」《玉篇.玉部》:「璵,璵璠,美玉皃(貌)。」漢.桓寬《鹽鐵論.晁錯》:「夫以璵璠之玼而棄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眾,則天下無美寶信士也。」唐.李白〈贈別從甥高五〉詩:「魚目高太山,不如一璵璠。」

⑵ 比喻美好之品德或人物。三國魏.曹植〈贈徐幹詩〉:「亮懷璵璠美,積久德逾宣。」唐.杜甫〈貽華陽柳少府〉詩:「吾衰臥江漢,但愧識璵璠。」

注音: ㄩ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