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利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shēng l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g lì
解釋:
1.產生利潤、財富。《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韓非子.六反》:「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
2.有助於生存的利益。《墨子.節葬下》:「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葬埋者,人之死利也。」
3.以本銀生利息。如:「他把錢放在銀行生利。」《歡喜冤家》第三回:「我有一親戚乃忠厚人家,我為說媒,待他出禮銀三十兩,竟將此銀交與我收,每月生利一兩二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生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