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態帝國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co-Imperialis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環境保護或生態保育之名而實施政治干預或資源掠奪之時的一種「生態殖民」方式。在「南北之爭」中,北半球的國家(特別是幾個工業國)以「責備被害者(blame the victim)」的態度將全球生態破壞的責任推給南半球(以G-77為代表)的國家。「保護自己的森林,而砍別人的森林」正是第一次「生態帝國主義」的寫照,接著以財政及科技支援生態復原又可能是第二次的生態帝國主義。例如,將此污染性工廠外移,環境及有毒廢氣物外送處理亦可視為另一種形式的生態帝國主義。此名詞有時也被稱為生態殖民主義(eco-colonialism)。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態帝國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