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活品質指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Quality of life Indicator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測度生活品質或生活水準的一種度量。目前各國編製國民福祉或生活品質指標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即一類為貨幣指標及實物指標衡量之方法;另一類為意識調查衡量或滿意程度衡量之方法。後者衡量的項目主要有下列幾項:1.所得水準。2.消費水準。3.居住環境。4.工作環境。5.交通設施。6.文教設施。7.保健設施。8.休閒設施。9.污染狀況。10.治安狀況。
  生活品質指標較諸國民平均所得更能精密反映一地區或一國家人民生活水準,即在於其除了測度出所得情形外,也測度出公共設施服務水準及負面環境品質(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交通阻塞等),更測度出居民對所得及公共設施服務的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此指標之使用應可匡正國人只重經濟發展而不重環境與生活品質之觀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活品質指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