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湛露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zhàn l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 lù
解釋:
1.濃重的露水。《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文選.潘岳.藉田賦》:「若湛露之晞朝陽,似眾星之拱北辰。」
2.《詩經.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湛露,天子燕諸侯也。」首章二句為:「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3.比喻君恩深厚。《左傳.文公四年》:「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明.梅鼎祚《玉合記》第四○齣:「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湛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