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皓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ㄞˊㄐㄧㄝˊㄅㄞˊㄖㄨˊ:「ㄏㄠˋㄈㄚˇ」、「ㄓㄨㄔㄨㄣˊㄏㄠˋㄔˇ」、「ㄏㄠˋㄕㄡˇㄏㄨㄥˊㄧㄢˊ」。
  2. ㄍㄨㄤㄇㄧㄥˊㄇㄧㄥˊㄌㄧㄤˋㄖㄨˊ:「ㄏㄠˋㄩㄝˋㄉㄤㄎ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o
解釋:
  1. 白、潔白。
    【例】皓髮、皓首、明眸皓齒
  2. 光明、明亮。
    【例】皓月當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o
解釋:
[形]
1.白、潔白。如:「皓髮」、「明眸皓齒」。《漢書.卷四○.張良傳》:「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2.光明、明亮。如:「皓月當空」。唐.杜牧〈長安夜月〉詩:「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宋.姜夔〈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名]
姓。如春秋時越國有皓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ō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明亮。《說文解字.日部》:「皓,日出貌。」唐.杜牧〈長安夜月〉詩:「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宋.姜夔〈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2. 白、潔白。如:「明眸皓齒」。《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張良》:「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3. 善、美妙。漢.枚乘〈七發〉:「發激楚之結風,揚鄭衛之皓樂。」

4. 指白髮長者。如:「商山四皓」。唐.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詩:「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皓。」

5. 姓。如春秋越有皓進。

注音: ㄏ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