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電子磁卡相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傳統上電影的攝影、與相片或幻燈片的拍攝,都是利用軟片作為影像的記錄媒介,近年來錄影科技與數位化電腦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其他型態的記錄媒體,例如磁帶、磁碟等磁性(magnetic)記錄方式,以及光碟(optical disc),已有漸漸取代軟片成為主要記錄媒介的趨勢。磁卡攝影(still video)即是一種結合錄影科技與數位化電腦科技,以小型磁卡(約2吋×2吋磁片)作為影像記錄媒體的一種靜態攝影(still photography)技術。有別於錄影帶所拍攝的,以類比方式記錄的動態影像與聲音,磁卡攝影則是以數位化的方式將靜態影像記錄在小張的磁卡上。
  電子磁卡相機即是磁卡攝影的拍攝裝置,利用電荷耦合器(charged coupled device, CCD)作為其影像感應裝置(imagesensing device),並將影像以數位化方式儲存於磁卡上,不僅便於轉換成電腦影像檔案,並可經數位化處理而依需求修改影像,或洗去重錄。一般而言,每張磁卡可記錄五十個靜態影像,有的相機更可選擇影像記錄的品質,如以高畫質記錄則每片磁卡記錄二十五張畫面。
  除了專用的電子磁卡相機之外,許多廠商另在發展可加裝於專業單眼相機上的改裝設備。以一內含電荷耦合器及磁卡記錄器之背盒,取代原先相機之背蓋,裝置於一般單眼相機之背面,即可將原先的單眼相機轉換成電子磁卡相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磁卡相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