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窄眶多棘牛尾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窄眶多棘牛尾魚
英文名: Thysanophrys chiltonae
描述:
背鰭鰭條I-VIII, 11-12;臀鰭鰭條12-13;胸鰭鰭條19-20;腹鰭鰭條I, 5;尾鰭分叉鰭條10。側線鱗53-54;鰓被架7。體延長,平扁,向後漸細尖,縱剖面略呈圓柱狀。頭部呈縱扁,眶間隔稍寬。吻平扁而短,為眼徑之1.3倍。頭長為吻長之3.0-3.1倍。口大,上位,向後延伸未達眼睛前緣。眼大,眼後無凹陷。體長為頭長之2.6-2.7。鋤骨齒兩叢。頤部具發達側線管。眼上方不具附肢。間鰓蓋骨具附肢,葉片狀。頰部具單稜。眼下稜具6-7棘。前鰓蓋骨上方具3棘,上棘較長,下方不具向前之倒棘。虹膜分叉型(branched),各分支末端分叉。眼眶前具1棘。眼眶上方具1棘。側線鱗具雙開口。頭部及身體灰黑色,具有許多白色細斑;下半部白色;背部具有5-7明顯鞍狀斑;眼下部具有一明顯橫條紋;背鰭具有黑色及白色的斑點交錯;臀鰭白色;腹鰭基部具有一明顯大黑斑,後端具有數個不明顯黑斑;尾鰭具有白色及黑色斑點所形成條紋交錯。(何宣慶、林沛立編寫 2012/12)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西起紅海及東非,東到馬貴斯群島,北至琉球群島 ,南至澳洲北部。屬於島嶼分布型。臺灣分布於南部、西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等地。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