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略指數 - 教育百科
粗 | |
略 | |
指 | |
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obustness index |
日期: | 1984年 |
出處: | 保健物理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劑量的計算,不精密的分析是必要的,特別是估計放射性釋入於環境後果的評定。這不精密度是以模式參數空間內機率的分布和相對應預測劑量的分布作為表示。在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第29號出版物(1979年)曾建議藉粗略指數之助以分析這不精密度。 粗略指數的使用意欲在器官劑量的估計強調不精密的程度,這是由於在劑量評定模式中所有參數的聯合不精密度。粗略指數的定義為一隨機變數 R(k)=min[D, D(k)]/max[D, D(k)] 此處k是一隨機試樣點來自參數的聯合分布而在所研究的劑量評定模式內;D(k)是就隨機參數點k劑量的模式預測;D是就每一參數在代入一參考值(最佳估計或建議值)之後用模式計算的劑量。 注意R(k)的定義置較高D或D(k)值於分母,所以R(k)是介於0和1之間。粗略指數R(k)的平均值<R>可用以表明和模式的預測有關差度的特性。r/<R>是度量在預測劑量時來自參數值變化性的不精密度。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