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魯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ㄩˊ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ˊㄩˊㄉㄨㄣˋㄖㄨˊ:「ㄩˊㄌㄨˇ」、「ㄌㄨˇㄉㄨㄣˋ」。
  2. ㄘㄨㄧㄝˇ˙ㄉㄜㄖㄨˊ:「ㄘㄨㄌㄨˇ」。
  3. ㄉㄚˋㄌㄨˋㄉㄧˋㄑㄩㄕㄢㄉㄨㄥㄕㄥˇ˙ㄉㄜㄐㄧㄢˇㄔㄥ
  4. ㄌㄨˇㄇㄤˇㄇㄠˋㄑㄧㄢˋㄎㄠˇㄌㄩˋㄖㄨˊ:「ㄗㄨㄛˋㄕˋㄅㄨˊㄧㄠˋㄊㄞˋㄌㄨˇㄇ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愚鈍、笨拙。
    【例】魯鈍
  2. 春秋時代的魯國。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轄域包括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的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3. 山東省的簡稱。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愚鈍、笨拙。如:「魯鈍」。《論語.先進》:「參也魯。」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魯,鈍也。』」清.全祖望〈呂語集粹序〉:「言先生少時甚魯,讀書不能成誦。」
[名]
1.國名。參見「魯國」條。
2.大陸地區山東省的簡稱。
3.姓。如戰國時齊國有魯仲連,三國時吳國有魯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粗糙、簡陋,不精緻的樣子。
音讀: lu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Lóo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