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鳥糞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大鳥糞蛛
英文名: Cyrtarachne inaequalis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10 ~ 13 mm。背甲黃褐色,中央稍深。步足黃色,無斑紋。腹部呈三角形,前端寬闊,後端圓鈍,其長與寬幾乎相等。腹部背面為黃色或黃褐色,具有明顯凹陷的褐色筋點。兩肩具有黃褐色的大型隆突,其頂端呈淡紅褐色,基部還有細白線環繞直到頂端附近。亞成体與成蛛相同,僅體色偏紅。本種蜘蛛在外形上與鳥糞蛛(Cyrtarachne bufo)非常相似,但本種顏色偏黃褐色,腹部較長,隆突上的白環較清楚,可資區別。雄蛛體型非常小,體長約2 ~ 3 mm,全體呈黃褐色,頭胸部顏色較深。其體色和斑紋與雌蛛完全不同,若非出現在雌蛛網上,亦不易辨認。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習性與鳥糞蛛相同,多棲息於潮濕的環境。夜晚在樹上或草叢間結網。網為圓網,略呈水平。卵囊呈紡垂形,黃褐色或淡褐色,具有褐色的柄懸掛在雌蛛蛛網附近的葉面下。

分布:
印度、緬甸、泰國、中國、日本、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