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雁行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yàn há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háng
解釋:
  1. 群雁飛行的行列。
    【例】灞(ㄅㄚˋ)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唐.馬戴〈灞上秋居〉詩)
  2. 排列整齊,井然有序的樣子。
    【例】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雁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àn háng
解釋:
1.群雁飛行的行列。唐.盧綸〈奉和太常王卿酬中書李舍人中書寓直春夜對月見寄〉詩:「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唐.馬戴〈灞上秋居〉詩:「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2.排列整齊,井然有序的樣子。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唐.陳鴻《東城老父傳》:「勝負既決,強者前,弱者後,隨昌雁行,歸於雞坊。」
3.比喻兄弟。《禮記.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雁行,朋友不相踰。」唐.錢起〈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詩:「采蘭花萼聚,就日雁行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雁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