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緒內爆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plosion Individual
作者: 黃正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系統減敏法普及之前,最常使用的便是情緒內爆法,和減敏法相似,卻又不同。這二種方法都運用對焦慮事件的想像;不同的是,情緒內爆法一開始就要求當事人想像高度威脅與害怕的情境,並持續一段時間而沒有放鬆練習。其目的是製造一個高度焦慮的經驗,在當事人習慣此一經驗之後,此種焦慮與恐懼對當事人的威脅便會減弱。當事人不僅要想像最恐懼的刺激情境,也要想像最恐怖與可怕的後果,而治療者則是要千方百計地設計旁白,以增加其恐怖程度。
  例如,在治療一位有懼蛇症的個案時,治療者的旁白是:「你正在一個充滿醜惡毒蛇的房間裡,看!牠們正朝著你爬過來了,牠們正圍繞著你,咬你,纏著你,牠們咬破了你的肉,血流出來了!」這種技術的原理是讓當事人以想像經歷焦慮情境的煎熬,實際上卻「沒有」可怕的後果發生,因此威脅性的刺激失去其產生焦慮的效用,這刺激所產生的焦慮便會逐漸降低或消失。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情緒內爆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