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織女銀鷗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織女銀鷗
英文名: Larus argentatus vegae
描述:
體長55至67cm。雌雄鳥體色相似。成鳥繁殖羽頭、頸、腰、尾上覆羽及尾羽均純白色,背、肩部及翼上覆羽均為銀灰色,肩羽具寬闊的白色羽端;初級飛羽黑褐色,端部白色,最外側1枚具有寬闊的白色次端斑,內羽片基部灰白色,至內側飛羽轉為深灰,並向外伸展,最內側數枚全呈深灰色;次級飛羽青灰色,各羽先端白色;腹面純白色。非繁殖羽頭、頸部純白,其上密布灰褐色細狀縱紋,後頸雜以暗褐色較寬的斑紋,其餘與繁殖羽相似。幼鳥頭、頸部白色,具淺褐色縱紋。背部、肩羽、內側飛羽灰褐色,具棕白或近白色羽緣;尾上覆羽白色,具褐色楔狀斑,尾羽黑白相間,以白色為主,先端黑褐色,具白端;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沾灰;次級飛羽先端微沾白;腹面白色,胸側及兩脇有灰褐斑。虹膜淡黃色,眼周裸露部分黃色;喙黃色,下喙先端有紅斑,基部黑色;跗蹠粉紅色。
分布:
分布於北美、北歐、俄羅斯東區及亞洲東部。出現於台灣的 L. a. vegae 亞種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至東亞太平洋沿岸地區度冬。台灣分布於沿海、河口濕地或鹽田、魚塭。
作者: 顏重威, 劉小如, 方偉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