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肋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ㄌㄜˋㄍㄨˇㄖㄣˊㄏㄨㄛˋㄉㄨㄥˋㄨˋㄒㄩㄥㄑㄧㄤㄌㄧㄤˇㄘㄜˋㄍㄨㄥㄒㄧㄥˊ˙ㄉㄜㄅㄧㄢˇㄍㄨˇㄖㄣˊ˙ㄉㄜㄌㄜˋㄍㄨˇㄍㄨㄥˋㄧㄡˇㄕˊㄦˋㄉㄨㄟˋㄑㄧㄢˊㄉㄨㄢㄧˇㄌㄜˋㄖㄨㄢˇㄍㄨˇㄌㄧㄢˊㄐㄧㄝㄒㄩㄥㄍㄨˇㄏㄡˋㄉㄨㄢㄌㄧㄢˊㄐㄧㄝㄐㄧˇㄓㄨㄟㄒㄧㄥˊㄔㄥˊㄒㄩㄥㄎㄨㄛˋㄧㄡˇㄅㄠˇㄏㄨˋㄒㄩㄥㄑㄧㄤㄋㄟˋㄗㄤˋ˙ㄉㄜㄗㄨㄛˋㄩㄥˋㄖㄨˊ:「ㄓㄜˋㄔㄤˇㄔㄜㄏㄨㄛˋㄊㄚㄅㄨˊㄒㄧㄥˋㄉㄨㄢˋ˙ㄌㄜㄌㄧㄤˇㄍㄣㄌㄜˋㄍ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肋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肋骨的簡稱。如:「左肋」、「右肋」、「雞肋」。
注音:
漢語拼音: lèi
解釋:
參見「肋條」、「肋巴扇兒」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讀音)ㄌㄜˋ

1. 指肋骨。如:「左肋」、「右肋」、「雞肋」。《說文解字.肉部》:「肋,脅骨也。」《魏書.卷一三.皇后列傳.孝文幽皇后馮氏》:「此老嫗乃欲白刃插我肋上!可窮問本末,勿有所難。」明.宋濂〈秦士錄〉:「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

2. 動物肋骨旁的筋肉。如:「牛肋」。

㈡ㄌㄟˋ,ㄌㄜˋ之語音。

注音: ㈠(讀音)ㄌㄜˋ ㈡(語音)ㄌ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