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棘茄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棘茄魚
英文名: Halieutaea stellata
描述:
體盤呈圓形,甚平扁。吻短而不突出,具吻棘。口小,前位;上下頜及舌上具絨毛狀齒,腭骨無齒。下鰓蓋骨棘不突起。背面密被強棘,腹面具絨毛狀細棘;體盤及尾部邊緣則具的分叉棘。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特化呈吻觸手,藏於吻部凹槽內;第二背鰭位於尾部,具軟條5;臀鰭位於肛門及尾鰭基部中央,具軟條4;胸鰭中長,水平伸展;尾鰭略呈圓形。體背一致為紅褐色,具許多黑色小點,連成網狀紋,腹面白色。
分布:
本種過去紀錄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但Ho & Shao (2007)認為本種僅分布於西太平洋地區,包含日本、臺灣、菲律賓至澳洲及紐西蘭。臺灣東北部、南部及澎湖海域有產。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 Batfish;Red Rattlefish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Halieutaea stellata (Vahl, 1797)
形態:
體盤背面密被皮棘,其基部一三角形基座;腹面密被微細骨片;體呈一般之紅色;體盤背面有若干不規則之暗褐色大斑。
分布:
南日本,中國東海,台灣,中國南海及印度洋。
生態習性:
拙於游泳,往往在水底以腕狀的胸鰭及短小之腹鰭爬行;棲息於水深50~400公尺處。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亞目: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科:
蝙輻魚科或棘茄魚科(Family Ogcocephalidae),Batfishes
上科:
蝙輻魚上科(Superfamily Ogocephali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棘茄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