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ˇㄐㄧㄠˇㄨㄢㄑㄩㄒㄧㄠˇㄊㄨㄟˇㄩˇㄉㄚˋㄊㄨㄟˇㄊㄧㄝㄐㄧㄣˇㄊㄨㄣˊㄅㄨˋㄒㄩㄗㄨㄛˋㄅㄨˋㄓㄨㄛˊㄉㄧˋㄖㄨˊ:「ㄉㄨㄣㄒㄧㄚˋ」、「ㄅㄢˋㄉㄨㄣ」、「ㄉㄨㄣ姿」、「ㄉㄨㄣㄐㄩˋ」。
  2. ㄅㄧˇㄩˋㄉㄞ˙ㄓㄜㄅㄨˊㄗㄨㄛˋㄕˋㄖㄨˊ:「ㄊㄚㄌㄠˇㄉㄨㄣㄗㄞˋㄐㄧㄚㄌㄧˇㄅㄨˋㄎㄣˇㄔㄨㄑㄩˋㄓㄠˇㄍㄨㄥㄗ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ūn
解釋:
  1. 彎曲兩腿,臀部虛坐而不著地。
    【例】蹲在地上 ◎
  2. 比喻呆著不做事。
    【例】他老在家裡蹲,不肯出去找工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ūn
解釋:
[動]
1.彎曲兩腿,臀部虛坐而不著地。如:「蹲踞」、「蹲下」。
2.留、閒居。《老殘遊記》第一回:「這麼長天大日的,老殘,你蹲在家裡做甚?」
注音:
漢語拼音: cún
解釋:
[動]
腳猛然落地而震傷。如:「蹲了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ㄨㄣ

1. 彎曲兩腿,臀部虛坐而不著地。《說文解字.足部》:「蹲,踞也。」《紅樓夢》第四○回:「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差役們住了手,不敢替他除去,慕政蹲在地下吁氣。」

2. 坐。《廣韻.平聲.魂韻》:「蹲,坐也。」

3. 武術姿勢。彎曲兩腿,臀部往下之動作。如:「蹲馬步」。《水滸傳》第七四回:「當時燕青做一塊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立個門戶。」

4. 停留、閒居。《初刻拍案驚奇》卷六:「揀條僻巷躲去,住在人家門簷下,蹲了一夜,天亮了,認路歸家。」《老殘遊記》第一回:「這麼長天大日的,老殘,你蹲在家裡做甚?」

㈡ㄘㄨㄣˊ

腳猛然落地而震傷。如:「蹲了腿」。

@B00601

注音: ㈠ㄉㄨㄣ ㈡ㄘㄨ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