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假道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jiǎ d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 dào
解釋:
1.借路經過。《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攻虢。」《新五代史.卷四一.雜傳.趙匡凝傳》:「晉王李克用遣人以書幣假道於匡凝,以聘于楊行密,求歸儼等。」也作「假道」。
2.借助。《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
3.以寬容的態度誘導。《荀子.王制》:「凡聽,威嚴猛厲而不好假道人,則下畏恐而不親,周閉而不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假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