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西 - 教育百科
哈 | |
爾 | |
西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alsey, A.H. |
作者: | 楊國德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哈爾西(1923~ )是英國社會學家,擔任牛津(Oxford)大學社會及行政研究教授,在社會階層、社會流動及教育社會學領域專著論文甚多,例如與人合著之〔社會階級與教育機會〕(Social Class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1956)、〔教育、經濟與社會〕(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1961)及〔出身與歸宿〕(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1980)等書,均影響久遠。 一九七八年他出版〔英國社會的變遷〕(Change in British Society)一書,探討社會對自由、同胞愛、平等的基本價值有何理解,特別是先進的工業社會。他比較韋伯主義及馬克斯主義學者對社會變遷的解釋,指出並非所有不平等都源於階級。例如,韋伯(M. Weber)認為黨派與地位是了解複雜的社會變遷最根本的,尤其是透過經濟、社會與政治過程所進行的權力與利益重分配。他認為英國對前述的基本價值並不了解,有相當多的障礙存在。但是他卻樂觀地認為,英國富有民主與公民義務的傳統,提供同胞愛的基礎,最終仍可超越階級所引起的衝突,建立新的社會整體;此一社會哲學實際影響了英國新興居中政黨的政治活動。 事實上,目前教育社會學對平等、不平等機會及教育成就的探討,與早期哈爾西著作影響有關。此外,進行綜合教育、補償教育及社區教育的社會實驗,是戰後英國力求掃除社會不平等的先鋒,也是直接受到哈爾西及其同僚之著作引發的結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