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豚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tǔ tú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ǔ tún
解釋:
動物名。一種食蟻獸。哺乳綱貧齒目。頭部狹長,背部呈弓形,尾巴長。耳大而直立,嘴成管狀,舌細長,以白蟻等昆蟲為主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土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ardvark, Ant Bear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Orycteropus afer (Pallas, 1766)
形態:
體色由灰棕到暗灰黃,腿部毛色較深。頭軀幹長100~158公分,尾長44.3~71公分,肩高60~65公分,體重40~100公斤,但大多數的體重為50~70公斤。雄性較雌性略大。
分布: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生態習性:
棲地包括草原、疏林、灌叢,樹林等,較喜砂質土壤,白蟻與螞蟻等食物量的多寡是其分布與否的主要因素;以夜間活動為主,偶而在白天可以看到,通常單獨活動。在非洲中部幼獸通常在第二個雨季開始時(大約10~11月)出生;但在南非,幼獸通常在較乾冷的季節(大約5~8月)出生。懷孕期約7個月,一胎通常1仔,偶見2仔,母獸有2對乳頭。幼獸出生時重約 2公斤,無毛,2週後可隨母獸外出,6個月後可自己挖掘,2年達性成熟。壽命可達24年。由於仍被捕捉以取用其皮肉,或因挖掘危害耕地、土堤而被捕殺,族群數量與分布縮減,因而列名〈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物種。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管齒目(Order Tubulidentada)
科:
土豚科(Family Orycteropod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