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豻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ㄓˋ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àn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àn
解釋:
同「犴」。
注音:
漢語拼音: hà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ㄢˋ
1.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一種北方野狗,黑嘴,善於看守。《說文解字.豸部》:「豻,胡地野狗。」《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蟃蜒貙豻,兕象野犀。」宋.釋文珦〈北遊朔城行〉詩:「林嘯猛虎,路多胡豻。」
2. 監獄。引申為獄訟之事。《字彙.豸部》:「豻,獄曰豻,為其能守也。」《漢書.卷二三.刑法志》:「禮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貧窮,豪桀務私,姦不輒得,獄豻不平之所致也。」
㈡ㄏㄢˋ,ㄢˋ之又音。
注音: ㈠ㄢˋ ㈡(又音)ㄏ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