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退居 - 教育百科
退
ˋ
  • 漢語拼音 tuì j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ì jū
解釋:
  1. 降位、降低等第。
    【例】這次月考他因為粗心答錯很多題目,由前次月考的第二名退居第十名。
  2. 退職隱居。
    【例】陳先生離開官場後,便退居鄉間,過著閒雲野鶴一般的生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退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uì jū
解釋:
1.退隱晦居。《莊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
2.降位而居。《漢書.卷一二.平帝紀》:「辛卯,貶皇太后趙氏為孝成皇后,退居北宮。」
3.休息閒坐的地方。《紅樓夢》第七一回:「大觀園中收拾出綴錦閣並嘉蔭堂等幾處大地方來作退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退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