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邐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ㄌㄧˇㄧˊㄑㄩㄑㄩ綿ㄇㄧㄢˊㄧㄢ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ㄋㄢˊㄊㄡˊㄒㄧㄢˋㄐㄧㄥˋㄋㄟˋ˙ㄉㄜㄐㄧㄡˇㄐㄧㄡˇㄈㄥ』,ㄕㄢㄌㄨㄢˊㄑㄧˇㄈㄨˊㄌㄧˇㄧˊㄅㄨˋㄐㄩㄝˊㄧㄣㄦˊㄉㄜˊㄇ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迤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邐迤」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迂曲行走的樣子。《說文解字.辵部》:「邐,行邐邐也。」《字彙.辵部》:「邐,邐迤,行貌。」《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論自注書》:「久關官正,臣今迆邐前去之任,不知有何處分?」《三國演義》第八九回:「次日,孔明備信香禮物,引王平及眾啞軍,連夜望山神所言去處,迤邐而進。」

2. 「邐迤」:連綿不絕。《集韻.上聲.紙韻》:「邐,ㄧ曰邐迤,旁行連延也。」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夫登東嶽者,然後知眾山之邐迤也。」也可以省作邐,清.呂碧城〈汨羅怨.翠拱屏嶂〉詞:「翠拱屏嶂,紅邐宮牆,猶見舊時天府。」

注音: ㄌ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