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ǐ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ǐng |
解釋:
[副] 走得很快的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晉.杜預.注:「鋌,疾走貌。」唐.李華〈弔古戰場文〉:「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ìng |
解釋:
[名] 1.未經冶煉鑄造的銅鐵。《說文解字.金部》:「鋌,銅鐵璞也。」《文選.張協.七命》:「邪谿之鋌,赤山之精。」 2.金銀鎔鑄成一定的形式。通「錠」。《南史.卷五三.廬陵威王續傳》:「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ㄧㄥˋ 1. 未經冶煉鑄造之銅鐵。《說文解字.金部》:「鋌,銅鐵樸也。」晉.張協〈七命〉:「邪谿之鋌,赤山之精。」 2. 金銀鎔鑄成一定之形式。通「錠」。《龍龕手鑑.金部》:「鋌,金銀鋌也。」《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列傳.廬陵威王續》:「至內庫閱珍物,見金鋌。」《金史.卷四八.食貨志三》:「舊例銀每鋌五十兩,其直百貫。」 ㈡ㄊㄧㄥˇ 急走貌。《字彙補.金部》:「鋌,鹿走貌。」《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晉.杜預.注:「鋌,疾走貌。」唐.李華〈弔古戰場文〉:「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
|
注音: | ㈠ㄉㄧㄥˋ ㈡ㄊㄧㄥ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鋌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