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索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ㄕㄥˊㄖㄨˊ:「ㄕㄥˊㄙㄨㄛˇ」、「ㄍㄤㄙㄨㄛˇ」、「ㄇㄚˊㄙㄨㄛˇ」、「ㄊㄧㄝˇㄙㄨㄛˇ」。
  2. ㄒㄩㄣˊㄓㄠˇㄖㄨˊ:「ㄇㄛㄙㄨㄛˇ」、「ㄊㄢˋㄙㄨㄛˇ」。
  3. ㄧㄠㄑㄧㄡˊㄖㄨˊ:「ㄙㄨㄛˇㄐㄧㄚˋ」、「ㄙㄨㄛˇㄑㄧㄡˊ」、「ㄑㄧㄤˊㄙㄨㄛˇ」、「ㄙㄨㄛˇㄑㄩˇ」。
  4. ㄏㄠˊㄨˊㄖㄨˊ:「ㄙㄨㄛˇㄖㄢˊㄨˊㄨㄟˋ」。
  5. ㄍㄨㄉㄨˊ˙ㄉㄜㄕㄨㄌㄧˊ˙ㄉㄜㄖㄨˊ:「ㄌㄧˊㄑㄩㄣˊㄙㄨㄛˇㄐㄩ」。
  6. ㄙㄨㄛˇㄒㄧㄥˋㄕㄨㄞˋㄓˊㄓˊㄐㄧㄝㄌㄧㄠˇㄉㄤˋㄖㄨˊ:「ㄗㄢˊ˙ㄇㄣㄙㄨㄛˇㄒㄧㄥˋㄐㄧㄡˋㄒㄧㄢㄗㄡˇ˙ㄅ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ǒ
解釋:
  1. 粗繩。亦泛稱各種繩子或似繩子、鍊條的東西。
    【例】麻索、鐵索
  2. 探求、搜尋。
    【例】搜索、摸索、思索
  3. 討取、要求。
    【例】勒索、索賄
  4. 孤獨、疏離。
    【例】離群索居
  5.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ǒ
解釋:
[名]
1.粗繩或粗鐵鍊。如:「麻索」、「鐵索」。《列子.天瑞》:「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楚辭.賈誼.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2.姓。如晉代有索靖。
[動]
1.搓、絞緊。《楚辭.屈原.離騷》:「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淮南子.主術》:「制觡伸鉤,索鐵歙金。」
2.探求、搜尋。如:「搜索」、「摸索」。《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唐.李白〈書情題蔡舍人雄〉詩:「倒海索明月,凌山採芳蓀。」
3.討、要。如:「索求」、「來函索取」。《韓非子.說林上》:「索救而得,今子有憂色何也?」《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馥懷懼,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副]
1.獨、散。如:「離群索居」。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2.蕭條、寂寞。如:「興味索然」、「索然無味」。
注音:
漢語拼音: suó
解釋:
參見「索性」(二)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o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繩子。
同義詞: 索仔
音讀: s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索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