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蔀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用來遮蔽光線的東西。《易經.豐卦.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三國魏.王弼.注:「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
2.量詞。古代計算曆法的單位。參見「蔀法」條。
[動]
用席子覆蓋。《易經.豐卦.上六》:「豐其屋,蔀其家。」三國魏.王弼.注:「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誾之甚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名]❶用來遮蔽光線的東西。易經.豐卦.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王弼.注:「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
❷量詞。古代計算曆法的單位。見「蔀法」。
※蔀法:
古代曆法中,以十九歲為一章,章有七閏,四章為一蔀,二十蔀為一紀,三紀為元。蔀法為七十六歲,九百四十月,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日。續漢書志.第三.律曆志下:「月分成閏,閏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盡,四之俱終,名之曰蔀。以一歲日乘之,為蔀之日數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復其初,是以二十蔀為紀。紀歲青龍未終,三終歲後復青龍為元。……蔀法,七十六。」

[動]用席子覆蓋。易經.豐卦.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王弼.注:「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誾之甚也。」

注音: ㄅ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蔀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