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鍔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1. 刀鋒或劍刃。
    【例】鋒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è
解釋:
[名]
刀鋒、劍端。《莊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底厲鋒鍔,奉萬分之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刀鋒、劍端。《玉篇.金部》:「鍔,刀刃也。」《廣韻.入聲.鐸韻》:「鍔,劍端。」《集韻.入聲.鐸韻》:「㓵,《說文》:『刀󰡥(劍)刃也。』籀作㗉,或从金。」《字彙.金部》:「鍔,刀󰡥(劍)刃鋒棱。」《莊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底厲鋒鍔,奉萬分之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義吐光芒,辭成廉鍔。」

2. 「鍔鍔」:高聳貌。《文選.張衡.西京賦》:「橧桴重棼,鍔鍔列列。」唐.李善.注:「鍔鍔、列列,皆高也。」

注音: 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