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砷鎳礦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紅砷鎳礦的英文學名Nickeline,是依其化學成分(NiAs)來命名的。它屬於六方晶系,晶體呈錐狀或板狀,但在自然界相當罕見,經常以塊狀、網狀或樹枝狀集合體產出。此種礦物具金屬光澤,新鮮面的顏色為淺銅紅色,若經風化後顏色會轉為灰色或黑色,條痕則呈黑色。摩氏硬度介於5到5.5之間,比重相當大,高達7.78。紅砷鎳礦是一種罕見的礦物,它主要產在紫蘇輝長岩(Norite)內,與磁黃鐵礦(Pyrrhotite)及黃銅礦共生,也產於熱液礦脈中,和其它含鈷或含銀礦物共生。若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下,紅砷鎳礦很容易變成綠色土狀的鎳華(Annabergite)。
知識 1:
導電性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紅砷鎳礦
化學成分: NiAs
國外產地: (1)德國Harz的Andreasberg、Mansfeld、Eisleben,Saxony的Freiberg、Annaberg、Schneeberg、Sangerhausen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硫化物及硫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