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莛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t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íng
解釋:
[名]
1.草莖。《說文解字.艸部》:「莛,莖也。」如:「麥莛兒」。《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
2.房屋上的橫梁。《莊子.齊物論》:「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草莖。《說文解字.艸部》:「莛,莖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以筦闚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鏡花緣》第一六回:「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以莛叩鐘,自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

2. 屋上之橫梁。《字彙.艸部》:「莛,屋梁。」《莊子.齊物論》:「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唐.釋慧浄〈析疑論〉:「至若山豪一其小大,彭殤均其壽夭,莛楹亂其横豎,施厲混其妍媸,斯由相待不定,相奪可忘,莊生所以絶其有封,非謂未始無物。」

注音: ㄊ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莛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