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隩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ㄈㄨˋ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yù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岸邊水流彎曲的地方。《文選.郭璞.江賦》:「揚皜毦,擢紫茸。蔭潭隩,被長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其水漸且出峽,當前坳尖山之隩矣。」
2.可以居住的土地。《書經.禹貢》:「九州攸同,四隩既宅。」《文選.張衡.東京賦》:「掩觀九隩,靡地不營。」
[形]
暖和。通「燠」。《書經.堯典》:「厥民隩,鳥獸氄毛。」
注音:
漢語拼音: ào
解釋:
[名]
(一)[名]之又音。
[形]
幽深。通「奧」。《莊子.天下》:「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ˋ
[名]❶岸邊水流彎曲的地方。文選.郭璞.江賦:「揚皜毦,擢紫茸。蔭潭隩,被長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其水漸且出峽,當前坳尖山之隩矣。」
❷可以居住的土地。書經.禹貢:「九州攸同,四隩既宅。」文選.張衡.東京賦:「掩觀九隩,靡地不營。」

[形]暖和。通「燠」。書經.堯典:「厥民隩,鳥獸氄毛。」

㈡ㄠˋ
[名]㈠[名]❶之又音。

[形]幽深。通「奧」。莊子.天下:「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

注音: ㈠ㄩˋ ㈡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