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陘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解釋:
  1. 灶邊可放器物的地方。
    【例】灶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解釋:
[名]
1.山脈中斷的地方。《爾雅.釋山》:「山絕,陘。」宋.邢昺.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逶迤傍隈隩,苕遞陟陘峴。」宋.王安石〈雨花臺〉詩:「盤互長干有絕陘,并包佳麗入江亭。」
2.灶的邊緣,可放置器物的地方。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上.釋宮》:「寤謂之灶,其脣謂陘。」《禮記.月令》「其祀灶」句下唐.孔穎達.正義:「灶陘,謂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