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辟雍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bì y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 yōng
解釋:
古時天子所設的大學。參見「辟廱」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辟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辟雍是天子所在地的大學;辟雍的意義在「明之以法 ,和之以道」「辟」即明的意思,「雍」為和的意思。朱子以為王制論學,天子為辟雍,諸侯稱泮宮。其建築周圍環繞著水池,整個形制有如玉璧的形狀,是大射行禮之處,便於人在外環觀看。辟雍除了是教育機構外,也是國家行各種重大慶典的地方。據說周朝開始,是天子的大學之一,即除東膠、虞庠之外,又有辟雍、成均和瞽宗。後世也以為文王有靈台辟雍之學,和教樂與射有關,遂以辟雍為學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辟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