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韻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昌彼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韻輪乃元王禎發明的活字排版法中檢字的工具。王禎為了要使排版時節省檢字工人來回奔走之勞,使字能就人,特製作了兩個大輪盤,輪盤的直徑約7尺,中央留一圓孔。再用大木砧,中鑿竅為臼,上作橫架,再用約3尺高的木軸,貫通輪盤而置於臼上,使可以轉動。盤面依韻分作若干格以放置活字。排版時,人坐於兩輪之間,轉動輪軸即可檢取所需要的字,而不必往復走動取字,印畢撤版歸還字於原韻亦然。因此機械係按韻排列單字,故稱韻輪。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韻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