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頭蛇 - 教育百科
大 | |
頭 | |
蛇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棲息於山區、丘陵的樹棲性蛇類,常在地面活動。夜間活動為主,以蜥蜴和小型鳥類或鳥蛋為食,具有後溝牙,有輕微毒性,一般對人類無害,于春末至夏季產卵,一窩可產卵5-14枚。 |
|
知識 1: 中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大頭蛇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爬蟲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黃頷蛇科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屬名: | Boiga |
中文綱名: | 爬蟲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Colubr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a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爬蟲類 |
拉丁亞目名: | Serpente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中國大陸 |
台灣分布地點: | 綠島 |
中文亞目名: | 蛇亞目 |
中文目名: | 有鱗目 |
拉丁目名: | Squamata |
拉丁綱名: | Reptili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大頭蛇 |
英文名: | Boiga kraepelini |
描述: 大頭蛇為一種中型的樹棲性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60公分。由於身軀細長以致於頭部顯得較大,因而得名。瞳孔垂直,身體左右側扁的大頭蛇,個體體色差異極大,可能由黃褐色、紅棕色到鉛灰色,並且在背部有暗色斑由背脊中央向體側兩邊延展開來。大頭蛇為卵生的蛇類,可於春末至夏季之間產卵5到14枚。 |
|
分布: 大頭蛇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此外,中國南部地區亦有其分布。 |
|
作者: | 王緒昂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Boiga kraepelini (Stejneger, 1902) |
|
形態: 中、小型蛇,體長可達1.5公尺。具後溝牙,有輕微毒性,但不致對人造成嚴重傷害。頭大且頸部與尾部極為細長,體色以黃褐色或灰色為主,間雜或深或淺的黑色斑紋;幼體與成體的體色變異很大;背鱗列數為21列。 |
|
分布: 台灣與中國大陸南部。 |
|
生態習性: 分布於中、低海拔之次生林與開墾地,尚稱普遍。在樹枝間與岩壁上之攀爬能力極強,多於夜間活動,以蜥蜴及鳥類為食。卵生,每窩之產卵數可達10餘枚。 |
|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
|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
|
科: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頭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