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額鸚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d-fronted Parakee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形態:
體長25~28公分。身體大部分為綠色;喙和腳灰色,前額和過眼線紅色;尾長,呈黑色。
分布:
共7亞種,分布於紐西蘭及附近近島嶼,如新加里多尼亞島(New Caledonia)。
生態習性:
棲息於成熟林、無樹島嶼中的灌木叢。巢築於洞穴內。以大量的果實、種子、花朵、樹葉和嫩芽為食,常在中、下層間覓食,但也會下到地面覓食。巢築於岩石裂縫、樹洞或者草叢底部的洞穴或地道;每窩可產5~9個卵,由雌鳥單獨孵化,但雄鳥會幫忙雌鳥育雛。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科: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紅額鸚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