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飛蓬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fēi p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i péng
解釋:
1.隨風飄盪的蓬草。常用以比喻散亂、飄搖不定的事物。《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清.蔣士銓〈水調歌頭.偶為共命鳥〉詞:「十載樓中新婦,九載天涯夫婿,首已似飛蓬。」
2.植物名。菊科飛蓬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五至六十公分餘。葉披針形,兩面披毛,全緣或具一至數個小尖齒,常自葉腋分枝。秋日枝稍開黃白花。瘦果具多層白色長冠毛,藉風力散布。廣布北溫帶各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飛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