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瞻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ㄨㄤˇㄕㄤˋㄏㄨㄛˋㄨㄤˇㄑㄧㄢˊㄎㄢˋㄖㄨˊ:「ㄓㄢㄧㄤˇ」、「ㄓㄢㄨㄤˋ」、「ㄓㄢㄑㄧㄢˊㄍㄨˋㄏㄡˋ」、「ㄍㄠㄓㄢㄩㄢˇㄓ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n
解釋:
  1. 向上或向前看。
    【例】瞻前顧後、瞻望、瞻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n
解釋:
[動]
1.向上或向前看。《詩經.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楚辭.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2.仰望。如:「瞻仰」。《詩經.大雅.桑柔》:「維此惠君,民人所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m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向上或向前看。《說文解字.目部》:「瞻,臨視也。」《詩經.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東周戰國.屈原〈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2. 抱懷崇敬地看。如:「瞻仰」。《詩經.大雅.桑柔》:「維此惠君,民人所瞻。」《禮記.祭法》:「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3. 視察、觀察。《禮記.月令》:「瞻肥瘠,察物色,必比類。」晉.陸機〈文賦〉:「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隸人、牧、圉各瞻其事。」

4. 姓。如元代有瞻思。

注音: ㄓ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