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蹄子 - 教育百科
ˊ
˙
  • 漢語拼音 tí z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í zi
解釋:
1.牛馬等的腳。《水滸傳》第五七回:「三千連環甲馬,有停半被鉤鎌鎗撥倒,蹄子動旦,剝去皮甲,把來做菜馬食。」《蕩寇志》第三回:「希真叫保兒外面坐地,跟那娘子進裡面天井內看時,吃那一驚,只見那馬栓在糟邊,垂著頭啃那蹄子。」
2.豬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櫃檯上盤子裡盛著滾熱的蹄子、海參、糟鴨、鮮魚。」《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只見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塊一塊夾碎,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裡,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嚥,居然吃個精光。」
3.罵人的話。《紅樓夢》第二一回:「平兒瘋魔了。這蹄子認真要降伏我,仔細你的皮要緊。」《兒女英雄傳》第七回:「誰知越勸她倒把勸翻了,張口『娼婦』,閉口『蹄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蹄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