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支節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zhī ji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jié
解釋:
1.四肢骨節。《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唐.羅隱《蒙叟遺意》:「混沌氏以支節為山嶽,以腸胃為江河。」
2.繁瑣細碎,不重要的事。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聶文蔚》:「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卻,須又從事親的良知上去擴充將來,如此,又是脫卻本原,著在支節上求了。」清.陳鱣《對策》卷四:「至於禮志,合郊祀、祭祀、朝會為一門,以省支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支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