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頭鷦鶯(黃腹鷦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ellow-bellied Prinia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rinia flaviventris
形態:
體長13~14公分,喙尖細,為鉛灰色。眼先、頭頂至後枕為石板灰色,有一不明顯的白色細眉線,喉及上胸為白色,胸至腹部為黃色。背部及翅為橄欖綠。尾羽十枚,佔身體約一半的長度,為橄欖黃色,上有不明顯之淡色橫斑,雌雄羽色相似。亞成鳥頭部偏橄欖褐色。
分布:
共7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自巴基斯坦、印度、東南亞、中國東南、台灣、印尼及婆羅州等地。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平原及丘陵地帶,在耕地、開闊草原及灌叢跳躍活動,以昆蟲及植物種子為食。叫聲為「mei─」似貓叫的長音或是逐漸下降的五、六聲連續哨音。繁殖期3~8月,巢為袋狀以草莖組成,築於0.5~2公尺高的草叢中。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扇尾鶯科(Family Cistico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灰頭鷦鶯(黃腹鷦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