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Plagiochila durelii - 教育百科
P
l
a
g
i
o
c
h
i
l
a
d
u
r
e
l
i
i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Plagiochila durelii
描述:
物體叢生,呈二叉分枝,分枝數多,且向末端變細。莖的背側表面沿著葉的下延有鰭狀鱗毛插入,鱗毛長0.24~0.7mm,不含齒寬0.04~0.1mm,其上有6~10枚齒。葉長方形至卵形,長 1.9~2.42mm,寬1~1.84mm,齒29~48枚,2~10個細胞長,約40~288μm,1~5個細胞寬,約32~120μm,齒末端細胞稍有加長。葉中央細胞呈卵形或橢圓形,22~37μm×l7~28μm。葉基部細胞呈長方形至長橢圓形,較葉中央細胞大,38~114μm×15~22μm。葉兩側基部有時沒有齒,腹緣及背緣下延皆極長,下延上具數個小齒。三角偶大型,葉細胞間有間珠。蒴萼呈長筒狀,蒴口兩唇狀,背緣基部有翼瓣,長5.4~7mm,寬1.6~1.78mm,具34~43齒,生於分枝處或植物體頂端。雌苞葉長2.3~3.42mm,寬1.7~2.2mm,有29~51枚齒。
分布:
臺中雪山,南投梅峰,溪頭,嘉義排雲至鞍部,宜蘭大元山,大平山,南湖大山,基力亭至登山口;溫帶亞洲型。
作者: 林善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