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擬步行蟲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Andocamaria formosana (Pic, 1930) 大擬步行蟲 大擬步行蟲是臺灣最大型的擬步行蟲,體長可達2.8cm。比起臺灣其他多數的大型擬步行蟲,大擬步行蟲的身軀顯得肥厚,翅鞘也比前胸寬得多,雖然身上密佈細毛,但卻具有金屬色澤,且體色會隨著光線和角度改變顏色,發出紫紅色、紅銅色、青色、或綠色的光澤,很容易跟其他種類識別。兩性差異不明顯,雌蟲一般較雄蟲稍大。 大擬步行蟲白天與夜間皆會活動,白天常可見其在樹幹或地面上爬行,偶爾也可見到飛行的個體。夜間具有趨光性。被抓到的時候會假死不動,並釋放出刺鼻氣味,是一種化學防禦行為。 臺灣特有種,分佈在淺山到中低海拔山區。成蟲在夏季時頗常見。
知識 1:
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大擬步行蟲
世界地理分布: 中華民國
中文亞科名: 窄甲亞科
中文族名: 軸甲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擬步行蟲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Stenochiinae
拉丁屬名: Andocamaria
拉丁族名: Cnodalon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科名: Tenebrionidae
拉丁種小名: formosan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